产品展示

杜甫五古《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》读记
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17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18

杜甫五古《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》读记

(小河西)

这首诗作于广德元年(763)秋末,时杜甫居阆州。王阆州,名不详,时阆州刺史。杜甫与王阆州春天在梓州见过面。(见杜诗《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》。)。据诗题,王阆州设宴送杜甫的“十一舅”,杜甫以此诗赠舅公。

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(杜甫)

万壑树声满,千崖秋气高。浮舟出郡郭,别酒寄江涛。

良会不复久,此生何太劳。穷愁但有骨,群盗尚如毛。

吾舅惜分手,使君寒赠袍。沙头暮黄鹤,失侣自哀号。

树声:树的声音。《静卧栖霞寺房》(陈-江总):“树声非有意,禽戏似忘怀。”《行经旧国》(隋-孙万寿):“日斜山气冷,风近树声秋。

秋气:秋日凄清、肃杀之气。《九辩》(宋玉):“悲哉秋之为气也,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。”《曲江》(杜甫):“曲江萧条秋气高,菱荷枯折随风涛。”

浮舟:泛舟;行船。《六代论》(魏-曹冏):“浮舟江海,捐弃楫櫂。”《饮马长城窟行》(魏-曹丕):“浮舟横大江,讨彼犯荆虏。”

良会:美好的聚会。《室思》(魏-徐干):“念与君生别,各在天一方。良会未有期,中心摧且伤。”

穷愁:穷困愁苦。《汉书-王莽传下》:“四方皆以饥寒穷愁起为盗贼。”《冬至》(杜甫):“年年至日长为客,忽忽穷愁泥杀人。”

如毛:多如牛毛。《晋书-华谭传》卷52:“昔许由、巢父让天子之贵,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,此之相去,何啻九牛毛也!”《述古》(杜甫):“秦时任商鞅,法令如牛毛。”

失侣:《赋得华亭鹤》(隋-孔德绍):“华亭失侣鹤,乘轩宠遂终。”

【大意】无数的山谷中风吹树叶哗哗作响,所有的山崖上气爽秋高。一行人乘舟出了阆州古城,离别的酒宴托付于江涛。美好的聚会不会太久,此生为何总是愁苦辛劳?因为穷困人已皮包骨,内贼外盗还是多如牛毛。舅公珍惜这次分手,王使君赠我一件寒袍。黄昏时江边沙滩上,一只失侣的黄鹤在独自哀嚎。

【诗意串述】这首诗首4句写聚会。按诗题聚会至少三人:王阆州,杜甫十一舅和杜甫。聚会在秋天。万壑千崖,秋风萧萧,落叶纷纷。聚会在城外嘉陵江上。船上离别宴会,船下滚滚波涛。中4句写自己状态。“良会”总是短暂,此生总是辛劳。已经“贫到骨”,战乱仍未停歇,群盗仍如牛毛。末4句写惜别。舅公珍惜与俺分手(也许舅公写了首诗),使君送俺一件寒袍(实在)。离别之后,或许俺像江边暮色中一只黄鹤,“失侣”之后独自哀号。(此诗起语雄壮,结语悲凉。)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